话说桂阳乡镇古圩场

2015-06-25 09:01


桂阳有很多地名都和圩有关。如仁义圩、荷叶圩、方元圩、和平圩、敖泉圩、正和圩、清和圩、六合圩、古楼圩、团结圩、东成圩、桥市圩等乡镇得名都和建圩有关。清初,大塘、圳头、白云等联合在仁义设圩场,取名仁义圩,寓意买卖不成仁义在。太和圩是嘉庆二十一年,由徐袁谢曹汪胡李吴八姓凑成八角,建立太和圩,取大家都要和气之意。荷叶圩是谭氏始祖谭义祥于1652年创建,因其地有很多荷叶而得名。方元圩是因圩场设在一方正坪上而得名。

圩存在桂阳的口语中,一般把乡镇所驻地称为圩,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“圩日”。圩与市是有区别的,如“乡镇贸易之场,百货骈阗,其朝趋而午散,远方咸集者,曰圩。备朝夕之求,供饔飨之用者,曰市”也是就是说,供应日常用品的地方为圩,提供食品的地方为市。桂阳一般是“在城为市,在乡为圩”。各乡镇的圩日有不同的日子,一般是分为“一四七”圩、“二五八”圩、“三六九”圩。两个相邻的圩镇,它们的圩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,这样就能让买卖双方都有较多的交易机会。旧是有些小商贩来往于附近镇做生意,几乎每天都赶圩。各圩场圩期都是三日一圩。

一般把人流量大、交易量多、散圩晚的叫“大圩”。桂阳的流峰圩“烟户稠密、铺舍连路、百货辐辏”是湘南三大名圩之一,已有400多年历史,规模与永兴县的马田圩、嘉禾县的塘村圩齐名,并称为“湘南三大名圩”。圩日高峰达6万人。流峰圩以皮革制品和成衣销售最为旺盛。皮衣、皮鞋、皮箱、皮包等皮鞋制品、品种繁多,款式新颖,县内外不少客商纷纷到流峰市场进货、销货。旧时交通不发达,远近步行赴圩的人多有几万人。圩日这天,大街小巷熙熙攘攘人头攒动。旧时流峰圩的特色是饭店多,最多时大小饭店达百家,中午远地来赴圩的人都在饭店吃饭,因此饭店顾客暴满生意很好。流峰圩有“流峰赛鹿峰”,“流峰不认州”的说法。

圩日的前一天叫“圩上日”。也称“热圩日”,意思是为赶圩热身。有些从远地来做生意的商人会在这天先住在圩上的客店里,待第二天早上把货物摆到圩场上能够站一个的摊档,希望把自己的货物早点卖完。旧时圩附近的乡下有很多伙铺专供这些远地来的商人住。这些伙铺就专供这些小商贩住宿。他们这天下午先到旅店过夜,第二天早上再去赴圩。


圩日的第二天叫“圩下日”,这天是最没有生意做的日子,桂阳人称为“冷圩日”。一般圩镇里商贩都在这个时候进城采购或补货,为下圩的生意做好准备。

圩日这天。农户把自己的生产的粮食、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,小商小贩闻风而动,把城里的商品运到乡下的圩场上叫卖。需要购物的农民带上钱往圩里赶,这叫“赶圩”。在圩场上双方买卖讨价还价完成交易,“圩日”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商品的内容分类分区,如粮食方面的有:“米行;牲畜类的”鸡行“、”猪行“;服装类的”布行“等。

各类小商贩能使圩日变热闹,”赶圩“还图”赶闹子“。有卖老鼠药、卖蛇药、算命、卖跌打药的,(有的”撮把戏“也兼卖跌打药)。他们把其行业或产品的特点编成顺口溜高声叫卖。诸如”老鼠药、老鼠药,楼上吃了楼下死,楼下吃了把摆了。。。。“之类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语句不绝于耳;更有”撮把戏“的戏班他们有3~5人先在广场敲锣打鼓吸引人前来围观,开场拿手好戏表演几套武术,表演者早就把砖头摆在摊位上,表演节目单掌开砖、手拍酒瓶等,表演时把酒瓶拍碎。。。。观众鼓掌助兴时,表演者趁机宣传其祖传跌打丸如何好,最后卖药、收钱;算命的故作神秘,摆开了八卦生辰,为你指点迷津,给你指出一条富贵之路,有些算命的是瞎子,他们的技巧是为人摸骨相,糊猜乱说也能骗到钱;乞丐打着竹板歌,沿街乞食讨钱,他们站在商家门口唱些赞祝主家生意好,合家平安的五句板山歌讨钱,直至讨到钱后才离开。这些从事撮把戏、算命、乞食行业的人,客家人通常叫做”走江湖的人“。他们自有其生活圈子和谋生手段。旧时撮把戏很盛行,几乎圩圩都有,甚至一个圩场有几个档,解放初期还有,而今可极罕见,留下”撮把子“这个名号用来专称那些骗人的人。乞食的人仍有,起初是外省贫困地区的穷人,后来有些村庄的人以乞食为业,农忙耕种,农闲集体出门乞食,那是要通过乞食来发家致富。

圩日是相亲最佳的日子。旧时,客家地区的男女婚嫁由父母做主,普遍采用”相亲“形式来选择对象。圩日这天,在媒人的牵引下,双方父母带上自己的孩子在圩上的小饭店会面,此俗延续20世纪90年代。

赴圩的人带着各自的目的而来如愿而归,离开圩场叫做”散圩“。”散圩“的时间不等,按圩场的情况而定。人们把人流量小、交易量少、散圩的圩叫”草圩“,这种圩一般到上午11时已经散圩。”大圩“一般会延续至下午3~5时才散,因为再延时住所远的人就回不了家了。

过去的圩场都是由大姓或由几姓联合开设,他们收取摊位费,抽取交易成子。圩场的商店也全由本地人开设,圩市大宗交易物资的过称和市场秩序的管理,由街道及交易所所在地的大家长指派本房有势力的人担任。由于圩市管理具有较丰厚的经济利益,经常是由有势力的大姓掌握。


作者:彭广业,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桂阳文史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副秘书长,桂阳县诗词楹联协会主席,现供职桂阳县委宣传部


3301人阅读

热门评论
    相关文章
      我也来说一句...

      发表取消

      VR全景
      VR全景服务商
      热门关键词